.

电话: +86-22-26978455  传真: +86-22-26978455    ©2018 天津美伦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18009443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天津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证(非经营性)证书编号:(津)-非经营性-2018-0051

服务热线:+86-22-26978455

关注官方微信

浏览官方网站

分享到:

联系方式    /    人力资源   /    咨询意见    /    邮箱入口

.

业务领域

BUSINESS

同  心  关  爱   你  我  共  享

>
>
吲达帕胺在高血压病的临床应用近况

业务领域

产品名称

吲达帕胺在高血压病的临床应用近况

没有此类产品
产品描述
[关键词]:吲达帕胺 高血压病 临床应用
[提要]:吲达帕胺(引达胺,Indapamide,IDP)是一种非噻嗪类吲哚的衍生物,系具有利尿作用、钙拮抗作用以及对前列腺素系统和血磷代谢有良好影响的新型抗高血压药。IDP的问世,引起了医学界的高度重视。其特点是降压作用缓和而持久,不良反应少而轻,近年来的研究表明,IDP还具有使左室肥厚消退、改善血液流变学等良好作用。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抗高血压药物。
[临床药理作用]
IDP的确切降压机制,目前仍无定论,可能系以下作用的共同结果。
   1 .钙拮抗作用[1]
    IDP具有钙拮抗作用,通过抑制血管平滑肌对钙离子的通透,使血管舒张并对各种加压物质的反应性下降,产生降压作用。
   2 .对前列腺素(PG)系统的影响
   IDP可抑制血栓素A2(TXA2)合成,同时刺激前列环素(PGI2)的生成[1]。高血压病人给予IDP治疗后,在降低血压的同时,伴有缩血管的TXA2及PGF2α的显著下降和舒张血管的PGI2及PGE2的显著升高[2]。
   3 .利尿作用[1,3]
 给受试者不同剂量的IDP,结果1 mg以下者利尿作用不明显,给1 mg、2.5 mg、5 mg时才见剂量依赖的排钠利尿作用,常用剂量2.5 mg/日时仅表现轻微的利尿作用。 
    4 .对血磷代谢的影响
   磷对血压的作用已受到重视,高磷饮食可导致血压增高,低磷则相反。方平等[4]报道,25例高血压病患者多数血磷浓度高于正常,服用IDP14天后,在血压下降的同时,平均血磷浓度显著下降(P<0.01=,而血清钠、钾、钙均无明显变崐化。提示血磷浓度降低也是IDP的降压机制之一。
药代动力学[1,3,5]
   口服IDP94%从胃肠道吸收,无首过效应,其吸收不受食物影响。2.5 mg/日,在3天内血药浓度达30ug/ L,以后维持在此水平。半衰期13.9~17.8小时,停药48小时,血药浓度即降至可测浓度(10ug/L)以下。该药在体内广泛代谢,产生19种不同的代谢产物,约23%从大便排泄,70%从尿中排泄。约5~7%以原形崐从尿中排泄。
 
[临床应用]
  目前的观点认为,高血压病是一组不正常的综合征,包括:高血压;胆固醇升崐高;高胆固醇和高血压联合一起增加冠心病的发生率;糖耐量异常和胰岛素抵抗;肾功能下降;左心室肥厚及动脉弹性降低[6]。基于上述观点,高血压病的治疗不能只着眼于降低血压,而必须关注到这个综合征的所有因素,进一步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研究表明,IDP除降压效果可靠外,还对高血压病这个综合征的其它因素有一些良好作用。
   1 .降压疗效
 自1973年IDP在欧洲应用于临床以来,国内外已有较多的临床应用报告。Mim ran等[7]报道,2 184名高血压病患者,包括新病例和用其它药物不能控制血压者,给予IDP2.5 mg/日治疗至少3个月,1月后血压即明显下降,2月达最大值,然后维持此水平,10%的患者1月后加服一种β-阻滞剂,其中65.7%的患者血压下降达正常范围,对重度高血压患者效果更好,降压效果为轻度的3倍。平均血压由治疗前的24.7/ 13.9kPa(185 / 104 mmHg,1 kPa=7.5 mmHg)下降至20.7/ 11.6kPa。IDP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效果亦令人满意,降压作用出现较早且疗效好。2042 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服用IDP2.5 mg/日,持续2~6月,约70%的高血压被控制。血压下降渐进而平稳,2~4周血压下降约2.4 / 1.33kPa,8~10周稳定下降2.8 / 2 kP a[3]。
  国内文献关于IDP用于治疗高血压病的报道,大多2.5 mg每日1次,服药及观察时间从4周至2年不等,对轻至重度的高血压病均有效,与国外报道比较降压疗效相仿或略好,但起效时间比国外报道早。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服用IDP2周后,即出现明显的降压作用,8周后2/3以上的患者血压恢复正常[2]。中、重度高血压病患者服用IDP后,大多24~48小时见效,7天左右血压下降至稳定水平[4]。
    2 .与其它抗高血压药物比较
  卡托普利、IDP、阿替洛尔及尼群地平治疗高血压病的对比研究发现,IDP组显效率最高,降压幅度极显著地大于其它各药(P<0.01)[8]。与美托洛尔比较,其降压效果和对高血压症状的缓解率均优于美托洛尔,且服用IDP高疗效者,改服美托洛尔后疗效降低,而服美托洛尔疗效差者,改服IDP后疗效提高[4]。与硝苯地平比较降压作用略强,副作用相似[2]。
  3 .对左室肥厚和心功能的影响
 Sami[9]和Komajda[10]的研究均发现,IDP治疗高血压病人,在血压下降的同时,左室重量指数显著降低。IDP还可使高血压病患者的等容舒张时间显著缩短,心输出量、射血分数及肌纤维缩短百分数均明显增加[1,11]。对心率大多报道无明显影响。
   4 .对脑供血的影响
  IDP具有明显的血管扩张作用,还可改善血液流变学[13]。因此,可能有一定的改善脑供血的作用,但这方面的研究较少。张美祥等[8]报道,IDP组治疗前有13例曾发生脑卒中,另有3例曾发生过暂时性脑缺血发作,治疗后均病情稳定或改善。
   5 .对肾功能的影响[1,3]
  IDP用于治疗高血压伴肾功能不全的者,对血尿素氮、肌酐均无明显影响,对肌酐清除率,在重度肾功能不全者(8~29ml/分)保持恒定,而轻、中度者(30~84ml/分)则趋向增加,停药后恢复至基线水平。
   6 .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吉俭等[12]报道,IDP对Ⅰ、Ⅱ期高血压病患者能有效地改善血液高粘滞状态,使血浆比粘度及全血比粘度的高切变值和低切变值均显著降低。IDP还能增加PGI2的合成,降低TXA2,从而改变两者比值,抑制Ⅱ期血小板聚集作用。
   7 .对血脂代谢的影响[1,3,13,14]
    冠心病同血压升高的程度、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与极低密度脂蛋崐白胆固醇(LDL-C与VLDL-C)、甘油三酯(TG)或VLDL-TG以及载脂蛋白(Apo)B水平正相关,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poA1、HDL2呈负相关。大多报道IDP对血脂代谢有良好作用,研究发现,IDP可使TG、TC和脂质过氧化物分别降低28%、4.4%和12%,HDL-C上升15~27%,LDL-C无改变,ApoA1、ApoC1和ApoE分别上升24%、45%和19%。IDP代替噻嗪类利尿剂后,可使降低的HDL-C和ApoA1水平正常化。
   8 .对糖代谢的影响[2]
  IDP在治疗剂量下,对胰岛素水平和血糖无明显影响。欧洲各国及日本对4000例高血压患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口服IDP2.5 mg/日持续3年以上,空腹血糖水平没有变化。IDP抗高血压的效力也不受糖尿病的影响,且患者耐受良好。
   9 .对血清电解质的影响[3,9]
 大部分临床试验表明,IDP对血钾、钠、氯、钙无明显影响或影响甚微;少数可见血钾降低,但平均水平仍在正常范围且不随疗程延长而进行性下降。
   10 .不良反应[1,2,5]
   不良反应少见。文献中经常报道的有乏力、头晕、头痛、嗜睡、耳鸣、恶心、崐呕吐、上腹部不适、便秘等,且大多在连续服药过程中自行消失。体位性低血压、肌痉挛、失眠亦有报道,但极少见。
 
参考文献
[1]严晓伟,等.引达胺的药理与临床应用.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1989;16(1): 31.
[2]严晓伟,等.吲达帕胺对高血压患者血浆 前列腺素类物质的影响.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92;20(6):345.
[3]刘力生,等主编.临床高血压病学.第1 版.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294~8.
[4]方 平,等.吲达帕胺对高血压病患者血 磷的影响.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93;21 (2):103.
[5]赵连友,等.吲 酰胺双盲法治疗高血压 病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87;15(6):333.
[6]许 群.老年高血压病诊治原则与经验. 实用内科杂志 1992;12(2):59.
[7]Mimran A, et al. The antihypertensive action of indapamide:results of a French multicentre study of 2 184 ambulant patients.Postgrad Med  J 1981;57(suppl 2):60.
[8]张美祥,等.四种降压药单独长疗程治疗 高血压病的疗效对比分析.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1992;8(3):133.
[9]Sami M.赵令时摘.吲达帕胺能使高 血压性左室肥厚消退.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1992;19(5):300.
[10]Komojda M,et al.Effects of Indapamide on left ventricular mass and  function in systemic hypertension with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Am J Cardiol 1990;65:37H.
[11]于金德,等.卡托普利和吲达帕胺对高血 压病患者左室肥厚和舒张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1993;9(1):6.
[12]吉 俭,等.吲达帕胺对高血压病患者血 液流变学的影响.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1993;9(1):23.
[13]吉 俭,等.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病.新 药与临床 1993;12(1):43.
[14]Aubert I.金翠燕摘.吲达帕胺对高 血压患者脂蛋白和载脂蛋白的有益作用.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1991;18(1 ):50. 
摘自《健康网》
未找到相应参数组,请于后台属性模板中添加
暂未实现,敬请期待
暂未实现,敬请期待